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中国车主:我真的不想被“按闹分配”

来源:汽车与驾驶维修(汽车版)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7-1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3年/10万公里质保,一直都是国内汽车行业为车主提供的标配服务。但在3年/10万公里的质保期结束后,过保车主的汽车维修、保养问题,却成为了一大难题。 继续在4S店维保,省心省事

3年/10万公里质保,一直都是国内汽车行业为车主提供的标配服务。但在3年/10万公里的质保期结束后,过保车主的汽车维修、保养问题,却成为了一大难题。

继续在4S店维保,省心省事,却成本高昂;而在路边汽修店做保养,又不够放心。一旦汽车出现事故,无论在哪里维修,都是又费心又费钱。

谁能来关心中国车主?

维保售后“按闹分配”背后

在中国,汽车维保问题,到底存在哪些难点?

以2019年轰动一时的奔驰女车主维权案为例。2019年2月,西安一位女车主购买奔驰汽车后,因发动机存在漏油问题与4S店进行协商,却得到了无法退款、换车的答复。无奈之下,她选择爬上引擎盖哭闹维权。

这一极端事件,迅速引发了大量外界关注。而媒体关注最多的一点则在于,如果当时车主没有采取如此极端的维权手段,是否此次还能成功维权?

似乎是受到了启迪一般,同样的维权方式,事后也在其他品牌上多次上演。
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维保机构也被“拉横幅”操碎了心。在“按闹分配”的环境下,许多车主的主要维权手段就是拉横幅。据传,早年间一些4S店都有曾对员工做过“反拉横幅”培训,一旦横幅到店,立刻围人、报警、阻拦拍摄,一气呵成。

与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汽车后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,行业从业者鱼龙混杂,水平参差不齐。而国内车主的汽车知识水平也较为有限,许多车主在面对汽车维保问题时,也常常束手无措。

这些问题的具象化表现,就是中国车主对4S店的依赖程度较高。德勤此前发布的《2019中国汽车后市场白皮书》显示,4S店在中国售后维保市场的占比高达60%,而美国的这一数字只有24%。

但4S店并不能满足所有车主的需求。《汽车与驾驶维修》传媒在2017年的一份调查显示,有六成车主认为,4S店的收费不合理,存在工时费高、配件价格高等现象;其次,有四成车主认为,4S店的服务效率低,等待时间长。

另外一份针对车主的调研数据显示,目前,车主最担心的两大问题,是“无法辨别保养质量的好坏”以及“一旦车辆发生故障,无法确定是否因保养不当导致”。

这两大问题的背后,其实说明了同一个观点——车主真正需要的,其实并不是单纯的车辆保养服务,而是保养服务带来的安全、稳定、省心的驾车体验。

不省心的养车体验,其实是一把“双痛剑”

想不“按闹分配”?那维保机构早点赔钱不就好了?

但是,尽管车主常常控诉维保机构强势、售后服务差,但维保机构自身也有难言之隐。如果一味按照“同情弱者”的思维,这个市场也难言进步。

有维保机构加盟商反馈,在汽车维保行业,一次小保养的利润仅有“百十来元”。而一旦事后车辆发生因维保相关的问题,赔偿动辄上万。“他(车主)来搞一次保养,也就掏几百块。回头修不好,就要我收车,一收就是十几万起啊,这个生意太亏了。一个月来个1-2次,资金周转不过来的店就可以直接关门了。”一位维保机构加盟商说。

不仅如此,汽车维权与食品维权、3C家电维权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:汽车单价高、技术复杂,且一旦发生故障,十分影响日常生活。

简单理解,汽车维修出了问题,往往难以通过肉眼辨别。车主能做的选择,主要还是由大型修理厂、4S店进行发动机拆解,明确事故原因。这一过程,动辄十天半个月起步,此外,车主还会担心检测机构从中动手脚。而信誉有保障的正规、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车辆鉴定机构,事故检测周期则更长,甚至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。

此外,中国民用乘用车市场爆发,也不过十年左右时间。绝大多数家庭买车,除了将车作为代步工具,还要让车承担一部分“面子功能”。

所以,没有多少中国车主真正愿意花大量精力在等待上。相比正规法律程序,“按闹分配”下的极端方式——坐引擎盖、拉横幅,可能更受车主青睐。

因此,对车辆养护售后保障感到头痛的不仅仅是消费者;维保服务提供者的心,同样也在“滴血”。
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不少4S店和一部分延保机构尝试推出“延保”服务。但是,延保服务发展至今,似乎并未成为大众首选。归根到底是两点:品质和价格。

例如,许多4S点出售的延保服务,服务主体是4S店,而非厂家的原厂质保。这就意味着,其标准是极其不统一的。有的4S店和延保机构甚至会制定许多店内保养条款,以期限制车主的店外养护行为。

文章来源:《汽车与驾驶维修(汽车版)》 网址: http://www.qcyjswx.cn/zonghexinwen/2020/0715/365.html



上一篇:2019年中国杰出教练评选落幕 百强榜单出炉
下一篇:致力构筑豪华生活方式的英菲尼迪,凭什么圈粉

汽车与驾驶维修(汽车版)投稿 | 汽车与驾驶维修(汽车版)编辑部| 汽车与驾驶维修(汽车版)版面费 | 汽车与驾驶维修(汽车版)论文发表 | 汽车与驾驶维修(汽车版)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汽车与驾驶维修(汽车版)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